1
临医风采 当前位置: 首页 >医院文化 >临医风采

援鄂群英谱(31)杨晓梅:封城后,坚守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

时间:2020-04-15 浏览量:126107

杨晓梅,女,35岁,临沂市人民医院麻醉手术部,主管护师。于2月20日,随山东第十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驰援武汉。

2月20日凌晨,杨晓梅坐在自家客厅里,摸了摸留了许多年的及腰乌黑长发,回头对身后的丈夫说道“剪吧!到脖子中间就行,工作方便”。平时一定会心疼舍不得剪的秀发,在得知第二天就要去援助武汉疫情后,杨晓梅没有一丝犹豫。两个孩子还在熟睡,丈夫和婆婆帮忙收拾行李,此时墙上的钟表时针指向3点,离疫情冲锋号的吹响还有3个小时。

20日早上8点,杨晓梅和40名医护人员,乘坐着大巴车驶向了新冠肺炎疫情主战场武汉。下飞机后,武汉派来的每辆公交车上,都配有一位当地的志愿者负责接待。车窗外,空荡荡的江城街景似乎没有一点生机,“如果疫情结束后,欢迎大家来看看正常的武汉”一位20出头的年轻小伙,用一种热情又坚强的语调,向车上的医护人员讲述着有关武汉的一切。寂静的街道和志愿者热情的声音,是杨晓梅对这座英雄城市的第一个印象。

“我们的夜班比较忙碌,早上除了要采血标本、采咽拭子、做各种常规护理,还要打开水和发早餐。和往常一样完成各项工作后,会到27床大爷床边协助他吃饭。”杨晓梅回忆起平时的日常工作,这位27床的大爷,是她记忆最深刻的一位患者。大爷手脚活动不便,刚开始给其护理时,因为有之前穿纸尿裤引起的皮肤红疹,已经发展成即将要破溃的状态。

“经过医生的查房会诊,给予了从山东带来的专用药膏外涂,并且我们每班次都会认真护理,每两小时给翻身一次。每次早上交班前我们都会给他认真做会阴护理。”经过各个医护队员的精心护理,特别是队里皮肤方面的专业老师的努力,27床的老大爷出院时皮肤完全好了。老大爷也从一开始的低沉状态到逐渐脸上有了笑容。出院前,老大爷在杨晓梅及其3个同事的防护服上,认真的写下了“给白衣天使点赞”,这几个字,是老大爷对杨晓梅护理专业的认可,也是对山东医疗队的认可。

“志愿者班车的司机师傅,不管刮风下雨,哪怕是我们工作到半夜,都会准时在院外接送我们回酒店。酒店的工作人员,总是变着花样准备饮食,下班晚的时候,还会给我们留着热腾腾的饭,非常周到热心。”这些毫无怨言,默默为医疗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武汉人,深深地感动着杨晓梅,让她身在异乡,却体会到了家的温暖。

一位80后妈妈快出院时,焦虑的跑到医生面前问到“我出院后要在社区隔离14天才能回家,回家后就可以接触孩子了么?要不要在家里单独一个房间再隔离14天?这样接触孩子是不是就安全了?”这位年轻妈妈的担忧心情,让同样身为母亲的杨晓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,想起了家里的两个女儿,在没有告诉孩子的情况下,杨晓梅就来到了武汉疫情战场。


和丈夫电话问起已经懂事的6岁大女儿,丈夫说“有一天晚上女儿用手肘碰了碰我,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,我跟她说明白后,她便没在多说。”对孩子的愧对之心,有时工作一累,会让杨晓梅思念的更厉害,这时,她总是翻看手机里的女儿照片聊以慰藉。

“最怀念的,就是疫情之前和家里人的平凡时光,想念那些人间烟火气,那些忙碌的工作日常。”谈起在武汉期间感触最深的事情,朴实的杨晓梅说“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平凡生活,才是最重要的。武汉封城之后,坚守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伟大,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英雄!”



备案号:鲁ICP备05028281号
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471
鲁ICP备05028281号-15
Copyright‌©ly120.cn ALL Rights Reserved
  版权所有:临沂市人民医院     技术支持:大琦中天软件开发有限公司